一直以來,都聽到很多宜蘭在外打拼的子弟,很希望能返鄉工作,這一陣子都在專注追遠雄的案子,看到「飯店會帶來工作機會」的論點,就聯想到年初〖利澤工業區新廠商起薪高 疑遭同業聯合抵制〗這則舊聞,雖已不是新鮮事,但卻是長期在宜蘭發生的問題。
>>>利澤暨龍德工業區近四百家廠商,但作業員起薪與外縣市比較偏低,以電子作業員為例,起薪約兩萬二千元,與台北等縣市兩萬六千至兩萬八千元有不小差距,一直備受批評,廠商之間有著默契,不願調薪打破業界潛規則,員工也很無奈,也使廠區長期處於缺工狀態。
縣府多次呼籲廠商加薪,但效果有限,有業者還說,來宜蘭設廠就是要壓縮人力成本,不然來設廠做什麼?縣議員黃適超說,同工卻不同酬,有些廠商把宜蘭當成「二等縣民」,希望他們善盡企業責任與良心,不要讓宜蘭勞工受委屈,且不只是工業區,許多飯店等服務業,也有類似情形。
>>>許多廠商抱怨請不到人,其實跟薪資偏低有關,但廠商給的薪水,也都超過法定最低基本工資,並未構成違法。
>>>宜蘭薪資確實偏低,作業員與工程師薪資,較外縣市分別差了五千元與一萬元。
同樣性質或相似內容的工作,在宜蘭薪普遍較其他縣市低上四千到一萬不等,也是宜蘭年輕族群人力外流的最關鍵原因。
除了「透過招商獎勵要求提高薪資、也會找示範廠商打破起薪限制、加強勞動條件檢查」,我們還能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鼓勵提升在地就業的薪資水準?難道,廠商只要「不違法」,我們就拿他沒輒了?
縣政府在這些年,針對這些違反勞動權益的現象,又有哪些實際具體的作為去改善這一切?執行成效又是如何呢?是否有針對屢勸不聽的廠商,施以取消各種投資優惠等方式去嚴格執行與協商?
薪資、位階低,在地員工難翻身
每次新的飯店、商場的進駐似乎都可帶來百來個工作機會,但公司重要的主管階級幾乎都是台北母公司派來的不說,在地員工的薪資、位階都低得可憐,飯店服務業過年期間禁休、卻無核實發給加班費、與加班只有補休時數而無加班費等,在業界幾乎是常態。
我大學畢業,可(還算流利地)講華、英、日、義、台(雖然講得不甚輪轉XD)語,是有經驗的芳療師(不是從無學喔!),但在宜蘭市的五星級酒店任職時,起薪是$19,000,月休六天,三不五時還會被要求禁休。
當時的我尚未搬到宜蘭,每天從台北通勤到宜蘭上班,還曾經發生過因晚班下班時間延誤、趕不上北返的末班巴士,最後只好搭計程車回台北的狀況...而這一切只為了完成想要到宜蘭來生活的願望,就這樣通車通了半年,才順利在礁溪找到房子落腳。
我記得那時聽在警衛室、維修部的同仁講,他們要輪三班制,薪資是$25,000。我聽了很心酸,他們都是要養家活口的人,這樣的收入,年輕人怎麼會有未來?
因此,我非常能體會在地人因長期飽受低薪之苦,尤其,當我自己也背著房貸,若是嫌太低薪不做,又會被說是「草莓族」,那,大家又還能有什麼更好的選擇?
而縣府除了沈浸在「招商成功的喜悅」外,卻同時還有變更都市計畫圖利廠商(怎麼又是宜蘭縣都委會?!)的爭議,更不可能去顧及與評估到對員工的照顧、與對周邊商家的排擠效應等種種現實問題。
蓋觀光飯店 ≠ 發展觀光!
『蓋觀光飯店=發展觀光』這樣的模式、思維與困境,其實從六、七年前直至今日,都未嘗改變。這些年,為了招商、「增加在地投資」、「增加地方就業機會」,不知不覺變成「山也BOT、海也BOT」,家鄉山水都走樣,觀光區盡是大飯店...
大飯店與BOT並不是不好,但是對於公益性、必要性、永續性的評估,以及對於在地居民、社區的參與、對環境與城市景觀的影響,到底有哪些利與弊,都嚴重缺乏全面性的深入探討。
宜蘭的觀光要箱根化、還是峇里島化?
對於宜蘭的觀光產業發展,套一句393公民平台財政專案主持人黃崇哲博士的話:『我們的觀光到底是要箱根化?還是要峇里島化?』,讓宜蘭的未來走向箱根精緻的特色產業、讓地方百業蓬勃發展?還是變成像峇里島大財團集中的跨國連鎖模式經營、在地人永遠只有當服務生的份?
所謂的無煙囪工業,原本初衷是要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因此觀光業就成為發展首選,然缺乏整體規劃與前瞻性的思維,把好山好水逐漸變成少數人或企業財團的私有財物,當地人不但生活空間與資源受到排擠、觀光的收益也無法與社區共榮共享,除了噪音、污染、塞車、低薪,在地人反而在產業中變成完全的弱勢。
我們是要拿日本、瑞士當榜樣?還是拿印尼、泰國當方向?需要所有鄉親一起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