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電路與設施地下化,難免會造成維修上的阻礙,比方說,如果該區屬易淹水區,所有設備都可能會因災時泡水報銷;或如果颱風期間遇故損壞,可能要等到風災後才能開挖路面搶修,不見得會比現在更快修復,因此必須要視各區狀況,分別評估。
而這些設置與維運成本,終究是要回到我們的電費當中,要政府出錢設置也不是不行,那就是賦稅要增加,總之,天下沒有白用的電,最後仍會是由全民買單。
除了電纜地下化一個解方,我們還可以多多支持發展分散式/社區型發電網絡,縮短電力輸配距離,電力也得以地產地消,也是另一種降低風險的作法;除了一般較為人知的太陽能發電,宜蘭可發展小風力、川流式小水力,以及最有開發潛力的地熱能。
只是電廠或變電站畢竟也是鄰避設施,設置上常常也會遇到阻礙,大家若只想要有方便、穩定的電力,卻不想在任一方面做出妥協,最終可能就只能維持現況,等到共識凝聚起來,才可能再有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