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從S變成X的意義-從強推拼音法看到終極統一的路徑


當大家專注在殖民化的地名的議題時,音譯拼音的議題意識在陳前總統失勢後,近年越來越少人討論;在台灣,除了大家熟悉、獨步全球的「注音符號」拼音系統,其實拼音系統過去也在台灣的政治角力中有著極大的象徵,只是不容易被注意到。


不知大家有否注意過路標上拼音的紊亂?


從小,我就對於我護照上名字的音譯感到怪異,博的注音是ㄅㄛˊ又不是ㄆㄛˊ,羅馬字應該為buó,為何卻是po?而孫的sun常被唸成是太陽的發音,也總讓我也好生奇怪。

由於個人對語言的喜愛,除了不得不學的「中華民國官方語言」的「滿大人語Mandarin」/北京話、講不輪轉的台語、英/美語等,還堪稱端得上檯面的語言有日本語與義語,加上之前曾有在《中華民國R.O.C. 護照真的那麼好用嗎?》一文中提過學得很菜的德語(後三者居然很湊巧都是「軸心國」成員XD)。

本篇非探討我個人語言能力,而是用以輔助說明我對外語、尤其是拼音文字,有某個程度的敏感度,其中日本語更是羅馬拼音(ローマ字)的「重度使用者」,振り仮名フリガナ不僅是輔助漢字讀音辨識,更是便於使用電腦文字輸入(尤其是外國人)的重要依據。


音如何拚?
非依據自然發音原則卻依據政治角力


拼音系統「戰爭」最激烈的,莫過於就是陳前總統擔任台北市長與中華民國總統期間,以「通用拼音」力抗「漢語拼音」的種種過程,可參考wiki百科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

我個人的見解為,對於北京話,通用拼音雖不是最理想的拼音選項*註1,但是漢語拼音的發音方式尤其是X(如:縣Xiàn/Hsien/Siàn)、Z(如:政Zheng/Jeng)、Q(如:權Quán/Chuien)等幾個發音,與我們對於所謂羅馬拼音的自然發音直覺不符,反而容易外國朋友在朗讀時發音不易精準,導致認知困難與識別紊亂。

常年來,台灣的路標拼音因系統爭議,始終十分混亂,同一個地名、路名,在不同的路標上常出現不同的拼音,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沿線最常發生,因為高速公路路標的主管機關為中央,地區的路標主管機關為地方。wiki百科內提及早期宜蘭有使用台語音譯的路牌,如今似也不復見。


換個政權,就換個拼音,路標好似塗鴉板


還我S來!!


從強推拼音法看到終極統一的路徑


然而,路標拼音的分歧近來因政策已逐漸消去,除了標誌上粗糙塗改的痕跡令人無奈,更令人憂心的是,眼看如今漢語拼音幾乎已「佔領」整個台灣,在馬英九政府「識正書簡」概念的背後,其實是由上而下強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用的漢語拼音,從語言上強勢「統一」

切莫忽略了將S改為X的意義,早期台灣人使用母語的權利被政府打壓,打壓者還一次次出來參選總統;如今我們正面臨更進一步喪失文字與語言主體性,讓臺灣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淹沒、融合成所謂「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無論中華民國政府以「與國際接軌」、
或以什麼樣冠冕堂皇的鬼理由來推動全面使用「漢語拼音」,
在我看來,一切的一切,
都是為「終極統一」在做準備。



註1. 由於北京話或台話等語言的發音複雜程度遠高於大不列顛語系(English)與拉丁語系(Latino),我個人建議除了羅馬拼音,應再輔以運用部分我們過去學KK音標所使用的部分符號(可使發音更精準,但可能造成英語鍵盤輸入上的困難,搭配注音二式拼音、韋傑士拼音等,大量聘請使用外語的朋友幫忙,依直覺發音,全面重新洗選、統整出最精準的用法,做出與目前注音符號全組合之發音對照表,再頒布使用。


幹嘛不乾脆翻作"Xian Zheng Yi Jie Zhàn"算了?


一個站名,各自翻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