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用課綱化育「準公民」,非產出「準奴民」



關於課綱的風風雨雨,一年多來無論是程序合法性、委員組成與專業度、政府資訊公開官司、修改主體史觀、計算字數比例、部長堅持對學生提告、強推8月1日課綱正式上路...等,無一不在教育界與受教者間引起極大的爭議,甚至引發一位學生慷慨死諫,然教育部仍不為所動。

身為成年人,我感到羞愧萬分。
這些年,我們到底是怎麼豢慣出了這樣一個政府,這般暴殘地對待國家未來的主人?

課綱該如何修?這議題就好比修憲的議題,現行憲法本身就已是一件既不合身、不合時宜又打滿補丁的舊破衫,根本不該去想破頭嘗試如何裁修它變得較合身,而是應該直接量身定做一件新的、合身的、衣裳。


到底課綱該「怎樣改」?又該「改怎樣」?


近日閱讀一篇文章介紹芬蘭的課程規劃,讓我對「課綱」存在的必要性作出了一些思考。我認為,現行所謂的「課綱」,其實根本不需要存在

所謂「課綱」, 該是決定教育目標與方向的「準則」而已;決定我們國家想透過教育培養出什麼樣的「國家主人」。

課綱不該是規範學校「要教」哪些(內容)、「不教」哪些(內容)?「要考」哪些、「不考」哪些?而該宏觀地去引導學生「該學」什麼、「如何」學?


培養「準公民」,而非「準奴民」


我認為,未滿18歲、未滿20歲這個尷尬的年齡層,在選舉權與被選舉權還未下修前,我們不該再以「未成年」、「青少年」視之,而是應當視為「準公民」。

國家教育應該要投注在如何培植國家未來具有國際觀、民主素養、獨立思考與辯正能力的「準公民」(而非繼續產出「準奴民」、「準順民」)來當作我們賦予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大幅增加哲學思辨訓練、公民素養訓練、民權法治觀念、尊重生命教育等,為國家打造「全人」。


教育部所推的共寫教科書只是「形式多元」,而非「觀點多元」


教育部在宣導未來要共寫教科書的概念,企圖緩解眼前的衝突,然這根本是講屁話毫無邏輯,教育部舉出法國與德國共寫歷史、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共寫歷史等怪異的例子,但請我們跟「誰」是「宿敵」?需要「打破成見」來共寫歷史?!

到時又將如何決定是「誰」來參與共寫?抽籤?投票?是『臺灣國』跟『中華民國』共寫?『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寫?還是『臺灣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寫?!簡直蠢斃了!


現行課綱的概念,根本該被徹底打破


所謂『課綱』,我認為只要訂出教學目標,學生該學習哪些科目、學習目標為何、階段為何、期程為何,至於教材如何準備、課程細節如何訂定,則該是由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的。

比方說歷史科,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世界近代史,可以搜集不同作者、甚至是不同國家寫同一段時期歷史的書籍,去廣泛閱讀與比較,加入以平行軸廣視歷史,而不是僅以垂直軸記誦歷史,這才叫「多元史觀」。

不是去搞什麼「共寫教科書」(我還共創新未來咧)的噱頭,或小奸小惡地利用修辭改字更換主體立場還大言不慚地宣稱「包容多元」。(我呸!)

語文科教育也該以開列書單的方式,依不同年齡層的理解程度,每次都能讓學生可以「好好看完一本書」,而不是整本課本像張唱片合輯般,東一篇、西一篇,篇篇文體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什麼都唸個半調子。

就好比兒童有童書,國內外也有許多適合青少年階段閱讀的文學作品,至少世界名著也該讀上幾本,從文學去了解各種不同的文化,而不是利用硬塞各種八股文,強推「中國文學」,終致把閱讀的興致與樂趣消磨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