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下一個國安(島安?)危機】


最近爭議議題實在太多,無論是DRG、低薪白領外勞、中嘉案...等,行政院新閣揆新官上任就強硬表態要續推,所有媒體關注焦點集中在新政府、新國會優先法案、新科國會議員就任走紅毯、立院新正副院長選舉、公民記者可入院採訪…等,相對於開放中國客來臺「中轉」的新聞,似乎沒有受到任何注目。

對於這樣重要的新措施卻異常低調,我直覺感到「案情絕不單純」


網路上搜尋關於「陸客中轉」的相關評論不但極少,大部份的討論聚焦都在是否能符合經濟規模、桃園機場的軟硬體設備與服務動能是否足夠、航空公司是否得利等經濟利益上,但對於國安(島安?)問題,則幾乎沒有看到任何論述。

於我看來,又是一貫的手法:拉抬經濟效益大於國安危機。


中國對台的任何開放,從來不曾單純只有經濟考量。


從去(2015)年10月的新聞可看出,中國一開始的打算,就是要要求台灣要開放海峽中線,當時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台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在廣州會晤, 夏立言多次提到台灣對於航線規劃的底限已經說明清楚,當時夏立言表示:「確實沒有達到共識,航線優化還有協商空間。」

但號稱談判多年、尚有協商空間的議案,一個馬習會過後,奇蹟似地「加速達成目標」;然而,在達陣前,海基、陸委兩會居然紛紛表示「沒有把握」。

以馬政府向來好大喜功的慣例,如此「低調」的安排,依我研判,就如同卡式台胞證的措施,此事全權由中方主導,兩會完全就是只有「等通知」的份,甚至根本是被霸王硬上弓強迫中獎

根據海基會2月1日的新聞稿:經兩會商定,大陸南昌、昆明、重慶三市自今(1)日起試點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中轉」業務

...馬總統去(104)年11月 7日於兩岸領導人會面時,特別關心陸客來臺中轉問題,希望能儘速推動。會談後,經海基會與海協會持續就開放措施的準備工作進行溝通與安排,本(105)年1月5日,陸方宣布試點開放陸客中轉業務,後經兩會持續聯繫溝通,雙方確認於今(2月1)日開放實施。大陸居民可持因私護照、前往第三地簽證或入境許可(免簽除外)、前往第三地登機證或行程單,經由桃園機場中轉第三地我方機場對於來臺中轉陸客,將採取「不入境、不查驗、不蓋章」措施,並保障其相關權益。 
海基會指出,陸客來臺中轉有助於兩岸民航產業發展,以及便利兩岸人民進一步交流,雙方業已就此議題商談多年,今日陸客來臺中轉業務順利開放能夠有所進展,是兩岸領導人會面及雙方共同努力推動的成果,希望此項業務未來能進一步常態化、全面化,散客亦能自然成長。未來兩岸應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上,持續擴大交流交往,促進兩岸互利雙贏並造福兩岸民眾。


...目前兩岸試點機場之相關設施、接待作業、配套措施,以及突發狀況處置等均已就緒,經兩岸兩會最後確認,已於今日起開始辦理大陸旅客來臺中轉業務。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相信經由媒體報導和業者的努力宣傳後,未來將會有更多大陸旅客獲悉並採用此項便利兩岸民眾往來的政策舉措。 
為進一步擴大來臺中轉旅客規模,政府相關部門也將完善相關準備工作,吸引更多旅客來臺中轉,也希望透過兩岸兩會的後續溝通及我方「以客為尊」的服務品質,促成陸方儘快開放第二批試點城市,進而全面開放大陸居民來臺中轉

2月2日的新聞稿:陸客來臺中轉之實施係雙方聯繫溝通成果

就陸客來臺中轉正式實施一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表示,本議題兩岸溝通多年,迄兩岸領導人會面後方有顯著進展。無論是今(105)年1月5日雙方對外公布以南昌、昆明、重慶為首批試點城市,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桃園機場中轉,或是2月1日起前述三個城市開辦大陸居民來臺中轉業務,都是本會及海基會與陸方持續聯繫及溝通的結果。 
...在兩岸兩會溝通過程中,雙方以2月1日正式實施為目標,並以當天可正式開辦作為雙方主管部門相關準備作業的日期,惟因旅客訂位來臺中轉,涉及市場機制及旅行社招攬業務成效,雙方並無絕對把握,實施前一天下午已確認當天大陸旅客選擇到臺灣轉機人數,俟當天早上再確定天候正常班機可如期起飛後,兩岸兩會及本會即刻對外證實並發布新聞稿說明相關情形。

...陸委會強調,陸客來臺中轉係兩岸互惠互利的議題,未來陸客中轉若能全面化、常態化實施,除便利往來之旅客外,將有利於各轉機機場相關業者的營運收入並創造就業,也將帶動臺灣對外長程航線網路的增加,朝向我成為區域轉運中心之目標發展,
現在只是一小步,需要細心呵護,希望各界能從臺灣整體發展、正面看待此事,並展現善意,營造一個對外來旅客友善的環境,讓陸客來臺中轉可以早日全面化、常態化實施

無論是回顧海基會或是陸委會的網站訊息,或搜尋近日相關新聞,包括陸委會發言人楊家駿在1月3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說『沒有聽說此事』;海基會發言人周繼祥也表示『海協會沒有告知』,將等明天早上進一步向對方確認;隔天確認上路後卻改口說是因「過度謹慎」而沒有講明,足以顯示兩會要嘛根本無法掌握此措施2月1日是否會上路,要嘛就是被對岸強姦

因此,即便48或72小時免簽眼前在短期內「可能不會」上路,但我認為,開放與否不但可能根本由不得馬政府,這一系列後續的國安(島安?)問題,將是下一個嚴重國防的漏洞。

如果對於如此重大措施實施前,海基會或陸委會都無從確知,將來如何確實掌握中轉客數?且「陸客中轉」ㄉ中國公民可以不需要中方核批的《入台證》、持前往第三地的機票即可搭乘前往台灣轉乘飛往目的地的班機,不若自由行受戶籍地限制,臺灣治理當局將極度有可能完全無法掌握旅客人數與來源背景。


今日不警醒,明日上演木馬屠城記


中轉不過境,表示行李不用再經過安全檢查,這將形成很大的安管漏洞,同時,航班的大幅增加亦將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拍手叫好,讓中國客在臺灣中轉,將是可見的糖衣毒藥。

臺灣的軍用機場跑道與民航機場都很近,無論未來是否開放更多機場中轉或甚至落地簽,中國若藉由中轉名義,用民航機載運突擊部隊,可輕易越過海峽航空識別區而不被懷疑,多點(不同城市)起飛,不易被察覺共軍部隊的集結,多點同時降落再同時發動奇襲,將可以一舉控制臺灣各地機場,不必發生空戰,臺灣所有的空軍就在地面被制服了,將會是現代版的『木馬屠城記』。

這不是危言聳聽,以近代戰爭史觀之,以色列曾多次利用空軍奇襲,創下有名的戰例,如:夜襲恩德培機場巴比倫行動第三次中東戰爭(以、阿戰爭 / 六日戰爭)等;有鑒於已有許多國軍退伍將領叛變的前例,中國若以裡應外合的方式快速控制臺灣,即便美國、日本想要救援臺灣恐怕都來不及。

說穿了,「兩岸」直不直航,其實只會是臺商與旅客的便利度受影響,預估每年2.6萬的中轉中國客,不但看不出實質對於經濟或航班的效益為何,對於國防安全的風險與衝擊,更是背後完全看不見的隱憂。

臺灣與中國未來若想發展正常國與國關係,現階段如果連奶嘴或糖球都戒不掉,無論兩岸監督條例如何訂定,可想見其他協定的監督意義也將都是空談。



{延伸閱讀}


夏立言表示,陸客到台灣轉機不應該有附帶條件,如果中國方面將「優化」航線為理由,要求台灣開放越過海峽中線的航路,台灣方面「寧願不要中轉」。 
他說,台灣「絕不可能作任何的退讓」,並稱「陸客中轉」本來可以簡單順利,但是中方將這個議題和航路穿越海峽中線綁在一起。 
所謂「陸客中轉」就是中國公民可以不需要中方核批的《入台證》、持前往第三地的機票即可搭乘前往台灣轉乘飛往目的地的班機。 
目前中國公民如果要搭乘任何前往台灣的航班,必須以中國出境部門核發的《入台證》方能登機。

陸客來台中轉何時實施,備受關注。據了解,來自中國大陸雲南省昆明市的陸客將於2月1日傍晚抵台,當晚在桃園國際機場轉機飛往美國洛杉磯,成為首批來台中轉的陸客。 
但對陸客來台中轉何時確定上路,海陸兩會仍相當低調,僅確認已到「最後階段」,確切實施日期尚未確定。


中國國台辦上月初宣布開放重慶、南昌、昆明陸客來台中轉,選後遲遲沒有下文,中國官媒《新華社》日前曾報導首波陸客預訂二月一日來台中轉,但陸委會發言人楊家駿說,沒有聽說此事;海基會發言人周繼祥也表示,海協會沒有告知,將等明天早上進一步向對方確認。 
桃園機場公司統計,中國開3個率先開放陸客中轉的城市,目前每週直航桃園20個班次,大陸的航空公司有15班,台灣的航空公司有5班。

周繼祥對BBC中文網表示,當前目標是將陸客中轉「制度化」、「常態化」,至於5月蔡英文率領的民進黨新政府上台後政策能否持續推動,周繼祥表示:「這是新政府的事。」對於進一步的時程規劃問題則未有回答。

...周繼祥說,預計陸客中轉啟動後,能為桃園機場一年增加2.6萬名轉機中國旅客。桃園機場過境轉機區也已擴建,除了服務中國遊客,也提供其他國籍轉機旅客使用。 
...周繼祥表示,只要旅客從中國的三個試點城市起飛,即適用陸客中轉政策,不像來台自由行的中國旅客有戶籍地限制

陳燕希望能未來能提供中轉入境台灣免簽證72小時,就可以到宜蘭或台中去逛逛;潘春明也表示能有48小時免簽,就可以到桃園北台灣看看,台灣吃的地方非常多,很多大陸客都喜歡來。

大陸官方1日開放南昌、昆明、重慶3個試點城市的大陸居民經台灣中轉業務。夏立言下午受訪時說,陸方1月27日就通知2月1日可能上路,但陸委會沒有「10成把握」實現,寧願保守,才沒有事先宣布。 
他坦言,陸方事前不願講得斬釘截鐵,加上首發來台轉機的8人都是散客,難以掌握,陸委會因「過度謹慎」才沒有講明2月1日就是上路日期。 
陸客來台中轉啟動,陸方事前未主動宣布,處理略顯低調。夏立言提到,陸方確實有說不會為陸客中轉上路開記者會,也不辦儀式。